文章摘要
这篇文章介绍了Linux系统中用于控制文件和目录权限的命令及其作用。主要内容包括: 1. **基本权限控制**:通过`-r`(可读)、`-w`(可写)、`-x`(可执行)等选项,控制文件和目录对有效用户或组的访问权限。2. **文件所有者权限**:使用`-o`(文件由本用户所有)和`-O`(文件由本用户所有)来设置文件的所有者权限。3. **文件信息控制**:通过`e`(文件名存在)、`z`(文件存在且大小为0)、`s`(文件存在且大小大于0)等选项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存在状态。4. **文件类型控制**:使用`f`(普通文本)、`d`(目录)、`l`(符号链接)等选项区分文件类型。5. **特殊文件控制**:通过`S`( named pipe)、`b`(块设备)、`c`(字符设备)等选项处理特殊文件类型。6. **文件属性控制**:使用`-M`(修改时间)、`-A`(访问时间)、`-C`(索引节点修改时间)等选项管理文件属性。7. **特殊权限标记**:通过`k`(文件或目录有粘性位)、`t`(文件或目录是文本)、`T`(文件或目录看起来像文本)、`u`(setuid权限)、`g`(setgid权限)等选项设置特殊权限标记。 文章内容全面,适合需要掌握文件和目录权限控制的用户。
-r:文件或目录对此(有效的)用户(effective user)或组是可读的
-w:文件或目录对此(有效的)用户或组是可写的
-x:文件或目录对此(有效的)用户或组是可执行的
-o:文件或目录由本(有效的)用户所有
-R:文件或目录对此用户(real user)或组是可读的
-W:文件或目录对此用户或组是可写的
-X:文件或目录对此用户或组是可执行的
-O:文件或目录由本用户所有
-e:文件或目录名存在
-z:文件存在,大小为0(目录恒为false)
-s:文件或目录存在,大小大于0(值为文件的大小,单位:字节)
-f:为普通文本
-d:为目录
-l:为符号链接
-S:为socket-p 为管道(Entry is a named pipe(a“fifo”))
-b:为block-special 文件(如挂载磁盘)
-c:为character-special 文件(如I/O 设备)
-u:setuid 的文件或目录
-g:setgid 的文件或目录
-k:File or directory has the sticky bit set
-t:文件句柄为TTY(系统函数isatty()的返回结果;不能对文件名使用这个测试)
-T:文件有些像“文本”文件
-B:文件有些像“二进制”文件
-M:修改的时间(单位:天)
-A:访问的时间(单位:天)
-C:索引节点修改时间(单位:天)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

